此次欧盟委员会的指南有哪些新的规定?对中企有哪些影响?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章少辉的文章,供关注疫情期间跨境投资管理的读者参考。
近期,澳大利亚、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疫情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的影响的考虑,纷纷采取措施收紧外商投资审查尺度。这意味着,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各国收紧外商投资审查的趋势也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进一步加速。
本文从现有海外投资并购项目和未来海外投资并购项目两个维度,分析跨境投资并购在疫情的影响下可能存在的风险、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延缓跨境投资活动,同时发达国家对外商投资实施的监管和审查也更趋严格,投资者将继续保持审慎。
2020年5月6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计划签发一项新规,将允许美国实体和某些被列入实体清单内的中国企业在制定国际5G标准中共同协作,而不受现行《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下称“EAR”)下向实体清单内实体释放技术的相关限制。
随着中国国内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和社会秩序逐步恢复,中非经贸合作重新升温。分析认为,中非经贸合作具有足够韧性,将为遭受疫情冲击的非洲经济注入更多增长动力。
对于疫后的企业并购活动,收购方做好对标的企业的收购规划比以往更加重要,要确保交易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完成,否则企业将承担高昂的成本。
近几年中国对印度投资活跃。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在印度累计投资已超过80亿美元。中国投资拉动了印度手机、白色家电、基础设施建设、汽车等行业发展,给印度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经济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很多公司裁员,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美国联邦政府和每个州政府,包括一些著名大公司都在积极寻求救济方法。
在疫情这场战争中,从事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人员必须把全体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