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2020境外投资风险管理白皮书》于2020年5月22日在普华永道中国官网重磅发布。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会发生怎样的重构?产业链会撤出中国吗?如何维护和确保中国产业链的完整通畅?围绕着这些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5月27日晚上的浦山讲坛上发表了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应对”的演讲。
2020年5月22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宣布,将分两批把33个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引起国内广泛关注。
毕马威中国发布《2020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该报告专题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中国外商投资的影响,认为跨境投资虽然会受到疫情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关注投资目的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发展前景。
德国计划于今年9月在莱比锡举行中欧峰会,德国希望利用其即将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来调节中美关系。
新冠疫情下,欧盟委员会于3月25日发布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资本自由流动、保护欧盟战略性资产收购指南,在《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将于2020年10月11日生效实施之前提供指导性意见,以保护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欧洲企业。
此次欧盟委员会的指南有哪些新的规定?对中企有哪些影响?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章少辉的文章,供关注疫情期间跨境投资管理的读者参考。
近期,澳大利亚、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疫情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的影响的考虑,纷纷采取措施收紧外商投资审查尺度。这意味着,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各国收紧外商投资审查的趋势也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进一步加速。
本文从现有海外投资并购项目和未来海外投资并购项目两个维度,分析跨境投资并购在疫情的影响下可能存在的风险、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延缓跨境投资活动,同时发达国家对外商投资实施的监管和审查也更趋严格,投资者将继续保持审慎。